日本的中小學校大部分都有運動場,但是運動場的面積一般都很小,屬于袖珍型的,勉強能夠滿足體育課教學和學生課外活動的需要。而且,日本中小學基本上沒有塑膠跑道的運動場,沙質的運動場則是最常見的。

日本千葉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的調查顯示,塑膠操場和砂土操場出現挫傷等受傷事件的年間平均件數和發生率沒有大的差別,而瀝青混凝土操場出現骨折、挫傷等情況的概率則是塑膠操場和砂土操場的2倍至3倍。在日本的幼兒園之中,操場基本上都是沙土。還記著那個由著名設計師手冢貴晴和手冢由比夫婦倆設計的日本東京富士幼兒園嗎?
神奈川縣縣立高中的木村老師說,應當承認,學校不修建塑膠運動場有場地和經費的問題,塑膠跑道運動場的造價以及維護費用很高,教育主管部門能夠在學校體育設施上提供的經費很有限。另外,因為塑膠跑道修建和維護成本高,限制學生在塑膠跑道上活動的規矩就比其他種類的操場要多。孩子們需要隨時隨地能夠跑跑跳跳的地方,塑膠跑道不是非常符合學生的需要。這也與貼近自然、從大自然中汲取力量的體育精神有一定距離。對孩子們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和大自然親近的那種感覺。沙地對奔跑的孩子們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寧外,還有利于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因為他們會在沙地中,利用沙土,發揮自己的想象做各種各樣的東西。而且,幼兒園也不怕會弄臟孩子,幼兒園會教育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在活動時間過后,讓孩子們洗手、換衣服。
塑膠跑道雖然先進,但畢竟是使用化學原料制作而成的,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成分很多,這些有害的氣體會散發到空氣中。正是基于對學生身體健康的考慮,日本中小學原則上也不贊成修建塑膠跑道。
學校操場由專業施工隊完成
日本學校操場的建設也由有專業資質的施工隊伍完成。比如鋪裝砂土操場,并非簡單拉來自然土直接鋪墊,而是有成熟的施工方法,材料包括農田和河灘的下層黏土、風化花崗巖和河沙等,以黏土為主,混合鹵水等,然后用壓路機碾壓后鋪裝。這種操場的透水性非常好,并且有適度的彈性,又不會一踩一個坑。從東京的惠比壽南公園來看,一天一夜的大雨后,地面上也完全沒有水洼,照樣可以供兒童嬉戲。
日本對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求很嚴,含毒建筑材料是難以進入流通的。雖然數量不多,但日本也有塑膠操場,但早在1950年5月,日本就制定了《建筑基準法》,根據《建筑基準法》,建筑材料都是經過官方認定或許可的,建筑材料的制造方法由JIS(日本工業規格)規定,而該規格則是根據《工業標準化法》制定的,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很難在市場上流通。
此外,對于建筑安全問題,建筑公司、設計者等要負終身責任,這也使得他們不敢“亂來”。在日本,如果建筑公司因偷工減料致使建筑物出了質量問題,甚至造成人身傷害的話,所有相關人員和涉事公司都要被追責。2007年6月20日《建筑基準法》得到修改后,加大了對違法者的處罰力度,不僅處以巨額罰款,而且可以判刑。
"操場”的功能是不在于設施的“先進”、“豪華”,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除了專業場地,學校或者公園里沒必要的話無需塑膠場地,綠草如茵的操場,親近自然,夾雜著泥土的芳香是多么有樂趣的一件事,讓莘莘學子親近自然,拒絕有毒跑道。這些跑道的安裝,一是面子工程,二是利益問題。在利益面前,教育為本!